当 前 位 置 : 首 页 > 牙周治疗 > 根管治疗

造成根管治疗后牙齿断裂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2020-04-14 文章来源:海德堡联合口腔医院 作者:海德堡联合口腔医院

       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普及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牙折裂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是引起牙齿丧失的第2大原因。根管治疗后患牙由于丧失了牙髓的营养供应,脆性增加,其物理及机械性能均发生了改变,相比正常牙,出现牙折裂的几率大大增加。
 
       为了让根管治疗后患牙在口腔内存留更久,从而更好地恢复患牙功能,需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治疗。随着齿科材料的不断开发,临床可供选择的修复方式越来越多。

       体外研究发现,复合树脂结合牙本质粘结剂充填有斜面预备的离体上颌第2前磨牙的的近中-牙合-远中面MOD洞型时,可显着提升患牙抗折力。另外,嵌体修复同样可以起到保护牙尖的作用,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式。除此之外,高强纤维也可用于牙折裂的预防。临床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多伴随牙体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损,而患牙牙位、组织缺损部位和组织缺损程度均会对修复方式的选择造成影响。

       

       因此,对修复方式进行选择时,需针对具体情况综合多方因素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根管治疗后患牙进行修复,可提高患牙的抗折性能。根管治疗后牙折裂在临床较为常见,以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多见。发生牙折裂的可能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剖生理因素:如生长叶融合线和深的窝沟裂隙等部位为牙体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分;

     (2)年龄因素:随年龄增加,牙齿有机成份减少,无机成份增多,脆性增加;

     (3)牙合力因素:如不均匀的磨耗、过陡的牙尖、薄壁弱尖等;

     (4)医源性因素:术者因对牙体解剖形态不熟悉过度预备根管或磨削牙体组织等不当操作也可导致牙隐裂或牙折;

     (5)其它原因:牙齿因龋坏或牙髓尖周等病变,治疗需要去除较多的牙体组织,形成薄壁弱尖,去髓牙失去营养,组织变脆,也很容易产生牙折。

       

       经过根管治疗后患牙,抗折性能大大降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源于根管治疗过程中对牙齿结构的削弱,另一原因可能是制备颌面洞型而引起的载荷下降。而在临床实际情况中,以上两个原因往往也是同时出现,由此得出,经过根管治疗后患牙抗折性能大大减弱。同时,结果表明,单纯采用树脂进行直接充填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牙的抗折性能,但提高幅度有限,临床操作时,单一的充填修复往往难以有效预防牙体的折裂,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治疗,方有望获得理想的效果。

       针对根管治疗后患牙,可供选择的修复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全冠修复及桩核冠修复对于缺损较大的患牙,往往是最佳的选择,其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因牙体组织大量缺失而降低的破坏载荷。但这两种方法对牙体磨切量较大,椅旁操作时间长,在修复缺损较小患牙时,并不是最优选择,如盲目采用,可能会因对牙体的过度磨切对患牙抗折性能带来不必要的破坏。

       如今,随着齿科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及粘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型高性能树脂及固位纤维的出现为根管治疗后患牙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相比于传统修复方式,采用树脂直接充填、树脂嵌体间接修复及固位纤维增强的方法操作更为简便易行,且就诊次数减少,可大大提高临床效率。


医生推荐 | DOCTOR
品牌项目 | BRAND 在线咨询 视频展示 | Video Display
  • 我们专为中国而来
  • 凝心聚力、领衔未来
  • 中德专家签约仪式在津举行
  • 共享咀嚼的幸福
  • 海河口腔计划落地起航
  • SELF-SERVICE
    RESERVATION
    自助预约
    今日还剩下58
    您的姓名 您的年龄 联系电话
    在线问专家
    客服中心 | Service 全球免费咨询热线

    022-58969998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